有人算過一筆賬,把一個孩子養(yǎng)到18歲大約需要150萬左右,根據所在城市不同、家庭條件的區(qū)別會略有出入。 有很多媽媽也在吐槽:孩子就是兩只腳的“吞金獸”,會移動的“碎鈔機”。 以至于,如今的年輕人都恐婚、恐育。 曾經,我認為一個負責任的父母就是掙更多的錢去滿足各種養(yǎng)娃的開銷。 所以,養(yǎng)育老大時比較燒錢:奶粉要喝好的、玩具人家有的我家娃一定要有、各種兒童車都來一輛體驗、幼兒園要上最貴最好的、新開的餐廳一定要去打卡…… 那時,我最清醒的地方就是認為沒有必要上課外輔導班和興趣班。 但是,養(yǎng)育老大多年,加上這些年因為做教育內容接觸過不少家庭和孩子,我慢慢地發(fā)現:燒錢的父母不一定養(yǎng)育出優(yōu)秀的孩子。若平衡不好,反而會養(yǎng)育出一個只會享受、不懂感恩的白眼狼。 實質上,孩子的成長,需要的物質并不多,那些高檔的衣服、玩具、各種興趣班等等,多數只是父母單方面“以為有用”的給予,而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。 真正愛孩子、會教育的父母,其實用很少的錢,也能把孩子養(yǎng)得很好。 特別是生二胎之后的這些年,我摸索出了更好的育兒模式,在孩子成長的4個關鍵方面做好,用不多的錢照樣養(yǎng)出健康優(yōu)秀的孩子。 低成本養(yǎng)娃:4個省錢招數,用好了照樣養(yǎng)出健康優(yōu)秀的孩子養(yǎng)育孩子無外乎吃、穿、玩、學習,父母若是用心去做,真的不用花太多的錢。 01、吃 從奶粉到輔食,再到孩子正常吃飯,很多人為孩子入口的食物操碎了心:奶粉要高端的、輔食要進口的、食品要全天然無添加劑的...... 茲以為,普通家庭的孩子真沒必要養(yǎng)得如此嬌貴。 這些食物,正規(guī)廠家生產的質量可靠的產品完全可以滿足孩子的生長需要。 也不必總帶孩子外出就餐,飯店里精致、美味的食物,有不少是加了很多調味品才做出來的口味,還有一部分是預制菜。 而同樣的食材,在家里花三分之一的錢都不到。去菜市場買新鮮的食材,在家親自下廚做一頓飯菜,讓孩子也參與進來,不僅充滿煙火氣息,還是高質量的親子陪伴,吃著父母親手做的、新鮮營養(yǎng)的飯菜,孩子身體會更健康。 唯一的缺點就是有點費家長。 但是,我們與孩子的相處本來就是人世間一場溫暖的相伴,是一場漸走漸遠的旅程,在孩子小的時候,多付出時間和精力陪伴,難道不是我們賺了嗎? 02、穿 無論鞋子還是衣服,可調節(jié)的空間真的挺大。名牌衣服跟普通衣服相比,差的是幾倍的價格,帶給孩子的體驗可能差別并不大。 養(yǎng)老大那會,她的單件衣服百元起很正常,每個季節(jié)的衣服都是好多套,有時候,一季的衣服還沒穿完就換季了,等到下個季度穿卻小了。 后來,我發(fā)現,女兒最喜歡穿的就那么三四套,我給她買的有些衣服她根本看不上眼。 還有一件身邊的事令我的觀點有了很大的轉變。 小區(qū)有個跟女兒同齡的男孩,家里很有錢。只要旁邊阿迪專賣店那里上了新款的鞋子,他一定要去買,有時同時買好幾雙。當然,男孩身上也是一身名牌。 但是,男孩的學習成績,在初中后一塌糊涂,且相當叛逆。父母根本管不了。 父母為了讓學校好好管教管教兒子,初中將他送到外地一所私立的全封閉管理的學校。 但是,男孩初中沒上完就死活不去了,如今在家已經躺平好幾年。 所以,等我生了兒子后,我本著這樣的原則:夠穿就不買,不夠穿才買。兒子的衣服大多數都是堂哥堂姐的舊衣服,可以說,他是穿著百家衣長大的。 富養(yǎng)孩子,不是物質上的富養(yǎng),而是精神上的富養(yǎng)。相比穿新衣服,我寧愿給他買新書。 03、玩 可以說,老二出生后這7年所買的玩具,也就老大小時候的零頭。 因為,我發(fā)現,過多的玩具會讓孩子不知道玩什么好了,實質上會分散孩子的專注力,弊大于利。 而且,每天的收納整理就是一項大工程,耗時又耗力。 所以,二胎后,玩具類我再也不沖動購買、跟風購買。只購入孩子真正喜歡的玩具,少而精就好。 相比花樣繁多的高級玩具,不如多帶帶孩子去擁抱大自然,讓他們自如地奔跑,讓身體變得強壯;讓他們跟小朋友玩耍,學點社交。這些活動更利于孩子身體的成長、大腦的發(fā)育。 還可以帶孩子去科技館、博物館,領略科學的奇妙、接受歷史人文的熏陶。 4、學習 據說,課外培訓的支出占了很多家庭支出的一大部分。 但是,說實話,這些錢花得很冤枉。 上海市某年初中學業(yè)質量“綠色指標”評價結果,針對上海全市645所初中、62591名九年級學生的調查顯示:語數外三門學科的課外補習,對學習提升的作用分別只有:0.6%、2.0%、2.2%,這個提升率相對于家長花費的金錢、孩子花費的時間和精力,真是太微不足道了。 我曾經跟一位做課外培訓機構的校長坐在一起聊過,他很坦誠地說:“上輔導班用處不大,主要解決的是父母的焦慮心理。” 很多家長看到孩子成績不好,第一反應就是:給孩子報個班吧。 但是,孩子成績不好到底是什么原因?是不愿意學?還是不喜歡學?還是缺乏哪方面的能力?家長不去追究,或者根本就不了解孩子的真實情況,孩子也不愿意跟他溝通。還是直接報個班吧~ 茲以為,與其給孩子花很多錢報上幾個輔導班,不如培養(yǎng)良好的親子關系,培養(yǎng)孩子的好習慣和人品。 良好的親子關系是一個家庭幸福與否的根本; 一個有良好習慣的人,做什么事情都不會太差; 一個人品好的人,不管走到哪里,都會遇到貴人相助。 其實,養(yǎng)大一個孩子真的不需要花很多錢,不過就是基本的物質條件,加上真正愛他們、肯用心陪伴他們的父母,如此而已。
(圖片來源于網絡,若侵則刪) |